客服热线QQ:1989836242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设备 » 正文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有色囊括七大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8  作者:中国中国POS机网  浏览次数:914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有色金属行业推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

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有色金属行业推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等七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大奖。七项大奖包括二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包括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完成的《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河南中孚实完成的《大型铝电解连续稳定运行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矿冶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包括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多晶硅高效节能环保生产新技术、装备与产业化》项目,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共同完成的《浮选机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项目,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高应力特大型镍矿床连续开采综合技术》项目,由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可靠、超小型化钽电解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生产技术及应用》项目。 另悉,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0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
  当天的奖励大会上,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另4大国家级科技奖也同步揭晓并颁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项22项,二等奖187项;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日本的5位科学家被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奖。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简介
  郑哲敏院士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是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做出重要的学术贡献。
  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与合作者一起提出流体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将爆炸及冲击荷载作用下介质的流体、固体特性及运动规律用统一的方程表述,堪称爆炸力学的学科标志,可准确预测地下核试验压力衰减规律,为中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做出贡献。
  在穿破甲研究方面,郑哲敏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射流开坑、准定常侵彻、靶板强度作用的相关理论;得到穿甲相似律和比国际流行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破甲弹高速流拉断的理论;建立金属装甲破甲机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获得比国际公认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公式。这些工作为中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基于流体弹塑性理论,郑哲敏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并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在材料力学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
  作为中国力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郑哲敏积极参加和组织有关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显著提高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郑哲敏心系祖国,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他严谨创新,平易近人,培养了大批力学领域的杰出人才,现在仍致力于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力学学科和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简介
  王小谟院士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院士是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多年来,王小谟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瞄准国际雷达技术前沿领域,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
  预警机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装备。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同时,他带领和组织国内研发团队同步开展研制工作,掌握预警机设计方法和主要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技术队伍,为中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坚实基础。
  国产预警机正式立项后,王小谟主动推荐优秀年轻专家担任总设计师,自己担任总顾问,倾心指导年轻的总师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试验试飞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项,为中国首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针对中国国情,王小谟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主持制定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条件。他还提出利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原型样机设计与制造,推动实现中国预警机装备出口。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数字阵列雷达预警机地面样机技术攻关,为研制新型预警机奠定基础。
  王小谟院士学术造诣深厚,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先后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目前他仍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谋划和推动中国预警机事业发展。
金川集团董事长杨志强简介
  杨志强,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籍贯:山西万荣,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工。现任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
  该同志1978年1月至1982年2月在东北工学院井建专业学习;1982年2月至1992年12月在金川公司二矿区先后任技术员、副区长、生产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务;1992年12月至1996年2月金川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96年2月至1997年12月金川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企管办主任;1997年12月1999年8月金川公司副经理、党委常委;1999年8月至2001年6月白银公司经理、党委常委;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党委书记;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正厅级,主持全面工作);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正厅级);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金川集团公司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2009年2月至今金川集团公司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评论:用创新的力量托起“中国梦”
  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又一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发展实现重要跃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五年来,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第四代核电等一批战略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在中微子震荡、高温超导、量子通信、超高速光传输、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磁约束核聚变能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一大批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为粮食生产“九连增”和农民增收“九连快”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口健康、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惠民行动再谱新篇。科技为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科研机构和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平等、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基本形成,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愈加完善。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有望迈过万亿元大关,投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市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空前高涨。
  五年历史的一小步,见证了中国科技向前迈进的一大步。辉煌背后是艰辛探索、奉献拼搏,与成功相伴的是砥砺奋进、铿锵前行。我们为今天的获奖者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向那些一直默默奉献、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深表敬意。你们都是“中国梦”的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未来五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攻坚阶段,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也带来严峻挑战。我们还有诸多难题需要破解,还有激流险滩需要跨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又开辟了新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实到科技工作各个环节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中国梦”呼唤创新的热潮,“中国梦”点燃奋斗的激情。让我们再接再厉,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凝聚创新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同心共筑“中国梦”。
相关链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人回顾
  2000年度至2011年度,共有20位专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度获奖人
  吴文俊(1919.05~)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隆平(1930.09~) 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001年度获奖人
  黄 昆(1919.09~2005.07) 男,物理学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王 选(1937.02~2006.02) 男,计算机应用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02年度获奖人
  金怡濂(1929.09~) 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3年度获奖人
  刘东生(1917.11~2008.03) 男,地球环境科学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永志(1932.11~)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
  2004年度获奖人空缺
  2005年度获奖人
  叶笃正(1916.02~) 男,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孟超(1922.08~) 男,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
  2006年度获奖人
  李振声(1931.02~) 男,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7年度获奖人
  闵恩泽(1924.02~) 男,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吴征镒(1916.06~) 男,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8年度获奖人
  王忠诚(1925.12~2012.09) 男,神经外科专家,生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徐光宪(1920.11~) 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09年度获奖人
  谷超豪(1926.05~2012.06)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孙家栋(1929.04~)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2010年度获奖人
  师昌绪(1920.11~) 男,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
  王振义(1924.11~) 男,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2011年度获奖人
  谢家麟(1920.8~)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等职,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11项奖励。
  吴良镛(1922.5~)男,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参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创建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