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QQ:1989836242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设备 » 正文

超千亿资金逐鹿海外并购 工程机械的喝彩与质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31  作者:中国中国POS机网  浏览次数:884
核心提示:.trs_editor table {font-family: 宋体;font-size: 14.0px;}.trs_editor {font-family: 宋体;font-size: 14.0px;}.trs_editor p

    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出海并购的大戏轮番上演。继7年前收购优尼科铩羽而归之后,中海油再度出手北美油气市场,拟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中石化集团、中信证券(600030)、万达等行业龙头也纷纷抛出大手笔的海外并购计划。此外,金亚科技(300028)收购哈佛国际100%股份已正式完成,创业板海外并购成果渐显。

  

 

  “我14年的审计咨询从业生涯有个分水岭,前7年主要为海外资本来华投资提供服务,后来主要为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提供咨询和审计。”会计师王健民说。他的职业生涯或许能够反映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趋势,从“引进来”为主导到“走出去”的力量逐渐占据主流。

  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出海并购的大戏轮番上演。继7年前收购优尼科铩羽而归之后,中海油再度出手北美油气市场,拟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中石化集团、中信证券、万达等行业龙头也纷纷抛出大手笔的海外并购计划。此外,金亚科技收购哈佛国际100%股份已正式完成,创业板公司海外并购成果渐显。

  橄榄枝来了

  今年以来,在国内并购和外资并购明显回落的背景下,海外并购的数量和金额却逆势上扬,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共完成海外并购60起,同比增长22.4%;涉及金额19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8%,上半年交易金额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

  商务部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8%,而同期非金融类外商对境内的直接投资同比下降3%。

  “欧债危机成为中国公司向外扩张、购买资产的好时机。”荷兰外商投资局驻广州首席代表芮湖在近日召开的以投资推介为主题的CEO圆桌会议上介绍,“在欧盟,很多优质公司仍然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流动资金出了问题,又遭遇银根紧缩,难以在银行拿到贷款,这给中国公司的并购提供了契机。”他说。

  在这次圆桌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官方机构,荷兰外商投资局正致力于展示郁金香和风车的魅力,其深层次的目的是促进中国企业到当地创建“欧洲总部”,或者进行兼并收购,这也折射出发达经济体对于华商投资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对于从事跨国并购相关业务的王健民及其同行而言,目前正迎来新一轮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与中国公司以往在海外并购中遭遇重重阻力乃至铩羽而归的案例相比,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国家乐于向中国公司抛出橄榄枝。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也曾公开表示,如今许多欧美企业的市值大幅缩水,在他们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中国企业有很好的机会投资海外,海外监管机构也对中国资本更加友好。

  喝彩与质疑

  归纳今年以来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规律,不难发现,无论是案例数量还是交易规模,资源类的海外并购仍然占据主角。以中石油、中海油等国资背景的企业为首,中国企业今年上半年共完成13起资源类并购交易,涉及金额134.16亿美元,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69.1%。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掌握的数据则显示,2006年至今,能源及矿业出境并购交易完成案例141起,披露交易总规模高达4963亿元人民币。

  同时,今年以来,海外并购也闪现出新亮点。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表示:“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拉动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目标也逐渐由目前的资源为主转向海外市场的技术与品牌,以寻求新技术的引入或产业链的补充。”其中,工程机械领域频频上演的闪电收购尤为引人关注。

  三一重工(600031)年初将普茨迈斯特收入麾下,近日又通过普茨迈斯特收购Intermix GmbH公司100%的股权。此外,徐工集团也以2.2亿欧元总投资完成了对德国混凝土巨头施维英52%控股权的交割,而潍柴集团收购法拉帝、柳工收购波兰HSW工程机械事业部也已于今年陆续完成。

  中国工程机械龙头频频联姻国际一流企业,也从侧面反映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少世界级知名企业出现资金流紧张,甚至断链的局面。中金国际分析师佘炜超看好这一并购趋势:“工程机械龙头公司海外扩张的方式逐渐发展为内生式与外延式并举,未来在海外融资平台的支持下,可能仍会有一系列资本扩张的动作。”

  工程机械领域几起大规模海外并购收官,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例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就毫不留情地泼冷水,认为这些收购标的将成为“烫手山芋”。“世界最大的三家机械企业把大部分股权卖给了中国企业,这是周期性最强的行业,一旦经济陷入颓势就难以收场,而中国企业支付的价格却是天价。”郎咸平说。

  针对海外并购,郎咸平在与证券时报记者交流时还表示,不应只关注光鲜的案例,败北的情况更值得深入研究。

  天时地利

  中国目前拥有约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相关部门正谋求投资高回报资产以对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管理。中国企业开展此次投资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

  易纲日前表示,外汇储备状况在过去一年内非常平稳,同时,对外投资方面的发展空间已变得相当巨大,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海外并购机会。易纲还强调,当中国面临大量投资海外的机会,企业必须考虑投资回报、成本和现金流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攻城略地也陆续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例如,今年上海成立的“赛领国际投资基金(Sail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母基金规模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约合80亿美元)。根据安排,这一国际投资基金旨在帮助境内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为之提供商业化、市场化的操作平台及专业化的投融资综合服务,并通过企业海外投资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央要求“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欧债危机使全球经济压力增大,中国同样遭遇经济增长减速问题,上市公司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造纸印刷、机械设备等领域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已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暂无外延扩张和并购的打算,目前以稳健增长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目标。

  结合7月以来海外并购的活跃程度判断,上半年以来中国公司频频扬帆出海的局面,下半年在各方推动下或将得以延续。不过,相关公司海外并购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仍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最终的是非成败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下结论。短期而言,海外收购消息公布后,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各有千秋,其中近期宣布海外收购的中信证券及中海油,就因为高溢价等原因遭遇市场的负面回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